人工智能产业是指利用数字计算机或数字计算机控制的机器,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类智能,感知环境、获取知识并使用知识获得最佳结果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人工智能产业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旨在通过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使机器能够执行复杂任务和决策。
产业链结构
人工智能产业链包括上游的硬件设备和数据设备(如芯片、传感器、大数据、云计算服务),中游的技术核心(如通用技术、算法模型、开发平台),以及下游的应用产品和场景(如交通、医疗、安防、金融、家居、制造等)。上游企业如寒武纪、景嘉微等,中游企业如商汤科技、科大讯飞等,下游企业如长安汽车、小鹏汽车等。
市场规模和发展趋势
近年来,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迅速增长。2021年,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到3416亿元,2022年达到5080亿元,2023年进一步增长至5784亿元。预计到2027年,全球人工智能软件市场规模将达到1423亿美元,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二大人工智能软件市场。
政策支持
国家对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和支持。自2016年国务院发布《“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以来,多项政策鼓励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和创新。例如,《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关于支持建设新一代人工智能示范应用场景的通知》等政策为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长期保障和增长动力。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正在不断推动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
人工智能产业出海的现状和前景非常乐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为产业出海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中国在AI专利申请量方面排名全球第一,特别是在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和语音识别等技术领域,中国的发展势头非常猛,这使得中国AI公司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此外,中国AI市场规模庞大,2023年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为1751亿元,同比增长11.9%,显示出行业的强劲发展势头。
其次,全球对AI技术的需求持续增长,尤其是北美和欧洲市场对AI技术的需求非常旺盛。据麦肯锡预计,未来几年全球AI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将保持在20%以上。这种市场需求为中国的AI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具体案例和趋势也表明了AI出海的活跃态势。例如,华为、阿里巴巴、科大讯飞等大厂纷纷在海外推出自己的AI大模型产品,覆盖了多个国家和地区3。此外,国产AI应用出海的势头也非常强劲,许多中小创业团队和独立开发者也在全球市场迅速崛起。
未来趋势方面,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全球需求的增长,预计未来将出现更多垂直领域的大模型,进一步推动AI技术的广泛应用。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也在加大对关键核心技术的投资力度,推动AI技术的创新与合作。
综上所述,人工智能产业出海的现状和前景非常乐观,中国在AI领域的领先地位、全球对AI技术的旺盛需求以及具体案例和趋势都表明,AI出海将是一个持续增长的领域。
理念: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品质为根本,以服务为生命。
使命:成为一个跨国跨界、共享共赢的全球供应链管理产业生态体系。
愿景:推动全球商业生态的变革,引领全球跨境自由贸易的发展。
价值:追求卓越,创造价值,持续发展,共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