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
航空航天产业是一个知识高度密集的战略高技术产业,涵盖了航空和航天两大领域。航空指的是载人或非载人的飞行器在大气层中的航行活动,而航天则指的是载人或非载人的航天器在宇宙空间中的航行活动。
航空航天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近年来,航空航天产业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全球范围内,航天产业的收入规模持续增长,尤其是商业航天收入占比逐年提升,显示出强烈的市场化趋势。2021年,全球航天产业收入规模为3864亿美元,同比增长4.1%。2022年全球航天产业规模达到4640亿美元,其中商业航天收入规模为3620亿美元,占比达78%。
在中国,航空航天产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23年,中国航天完成了近70次的宇航发射,成为新的里程碑。在运载火箭发动机研制、固体燃料火箭研发、可重复航天器研发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此外,中国在推进载人航天工程、北斗工程等重大航天项目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绩。
航空航天产业的细分领域和主要企业
航空航天行业主要包括飞机制造、航天器制造、火箭及其发动机制造等细分领域。飞机制造涵盖干线飞机、支线飞机、通用飞机、直升机、无人机等;航天器制造包括卫星、宇宙飞船、运载火箭等;火箭及其发动机制造则专注于火箭及其发动机的设计、研发、生产和测试2。
主要企业包括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飞)、中航工业等。中国商飞在支线飞机和干线飞机市场上与波音、空客等外资巨头竞争,并逐步缩小差距。中航工业在战斗机、教练机、直升机等多个细分市场上具有垄断优势。
航空航天产业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航空航天产业不仅对技术进步有重要影响,还为多个相关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商业机会。例如,建筑企业在航空航天产业的崛起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建设需求和技术挑战1。此外,航空航天产业的发展还推动了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如碳纤维、高温合金等关键材料的研发和生产取得了突破。
航空航天产业不仅在技术上不断创新,还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了相关行业的进步和发展。
航空航天产业出海前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市场需求增长: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和技术的进步,航空业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特别是在中国,航空业的发展前景被广泛看好。中国是全球第二大民航市场,民航飞机的近20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17.6%,预计未来对C919国产大飞机的需求将达到上千架,这将带来上万亿的产值收入。此外,中国政府在政策完善、标准创新、适航符合性技术研究、技术基础提升等多方面推动机载系统设备高质量发展,为航空业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技术进步与创新:航空航天产业的发展与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密切相关。许多发达国家都在加紧研发航空航天技术,并将其作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产业之一。随着国家对航空航天技术的投入不断增加,航空航天产业的技术水平和产业规模也将不断扩大。例如,中国在火箭技术和卫星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市场规模保持高速增长,预计到2029年将达到6.6万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约23%。
政策支持与推动:中国政府对航空航天行业给予了大力支持,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类政策,重点支持航天装备制造及卫星应用领域的发展。这些政策为航空航天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3。此外,商业航天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极强的技术牵引和带动作用,是数字经济和太空经济时代航天产业科技创新的新战场。
国际合作与竞争:在国际局势变乱交织的背景下,多国军费在增长,军贸市场在冲突中重启扩张态势,或将持续扩容。中国在军贸市场上的表现也逐渐展露,如运-20BE、枭龙Block3版本、L15教练机等亮相迪拜航展。此外,全球多国布局卫星互联网建设,通信卫星入轨数量明显增多,进一步推动了航空航天产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航空航天产业的出海前景广阔,市场需求增长、技术进步与创新、政策支持与国际合作共同推动了这一产业的发展。
理念: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品质为根本,以服务为生命。
使命:成为一个跨国跨界、共享共赢的全球供应链管理产业生态体系。
愿景:推动全球商业生态的变革,引领全球跨境自由贸易的发展。
价值:追求卓越,创造价值,持续发展,共享成功。